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

在线预约

  1. 023-63539999全天候免费咨询热线
  2. 8:00—19:30仁品耳鼻喉医院节假日无休
  3. 医院地址重庆市渝中区经纬大道772号

【仁品科普】家长必看!秋季如何应对小儿感冒和过敏性鼻炎

来源: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 发布日期:2021-10-08 08:54 浏览:187次
  今天是国庆长期的最后一天,天气也突然变得凉爽起来,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儿童门诊量又再次升高,有的孩子因为感冒、有的孩子因为过敏性鼻炎,有的家长轻车熟路,有的家长一头雾水,小儿感冒和鼻炎如何分得清?且看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专家们支招。
 
  重庆耳鼻喉医院
 
  仁品专家支招: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感冒”
 
  刚从外度假归来的张老师一家刚到重庆,便带着3岁的女儿来到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家长称孩子感冒一段时间,吃药一直未痊愈,仍咳嗽不断,由于孩子小咽喉有痰也吐不来,一家人很是着急。
 
  内科主任左翎接诊后,用压舌板观察咽部,用听诊器听肺部呼吸声,一番简单熟练操作,诊断结果为“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就是大家平时说的“感冒”。左翎介绍,小儿的呼吸道发育未完全,婴幼儿的鼻部和鼻咽腔相对较短。鼻道狭窄,无鼻毛但是鼻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在遭遇寒冷天气时,口鼻等局部防御功能降低,便容易给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有可乘之机。而受到感染之后,孩子的鼻粘膜极易充血肿胀,引起鼻塞。在吸允乳汁时较为困难,会出现张口呼吸。此外,婴幼儿耳咽管相对较宽直且短,呈水平位,患有上呼道疾病时更容易影响到中耳,导致中耳炎。喉部也相对较长,更容易在感冒时出现充血水肿跟出现喉头狭窄,导致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
 
  左翎主任提醒,想要减少孩子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最好就是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多锻炼身体,多喝水。在家里要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环境,在气候干燥的时候,可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室内湿度,让孩子的鼻腔尽量保持在较湿润的状态,减少受病菌侵袭的可能。流感高发季节,尽量不要带孩子前往人流密集的地方。
 
  重庆耳鼻喉医院哪家好
 
  仁品专家支招:孩子爱抠鼻子多是过敏性鼻炎发作
 
  小雨4岁,家长说孩子总爱用手抠鼻子,时不时还会流鼻血,反反复复,当地医院看过几次总是好不了。申迹主任追问病史,家长说孩子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晚上时不时还存在张口呼吸的情况。通过检查发现,孩子为过敏性鼻炎。
 
  “孩子是典型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出血,要治疗鼻出血,过敏性鼻炎要控制好。”申迹主任说,在门诊,经常遇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体质非常弱,经常感冒。当仔细询问后发现,其实孩子根本就不是感冒,反反复复发作的是过敏性鼻炎。
 
  “秋季过敏性鼻炎发作比较多,门诊每天都能接诊到。”申迹主任介绍,过敏性鼻炎主要是过敏原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引发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该病主要症状为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涕,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尤其是小孩会有比较明显的揉鼻子、挖鼻子的现象,下手没有轻重,经常会抠出鼻血来。如不有效控制,可以引发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甚至哮喘等并发症。
 
  申迹主任提醒,杜绝孩子抠鼻子的办法,一是避免接触过敏原;二是每天早晚为孩子进行鼻腔滋养灌洗,让鼻腔处于滋润的状态。

  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
  教你一招:过敏性鼻炎的手法按摩
 
  1、让宝宝采取坐或仰卧位,双手食指沿鼻翼两侧反复按搓,使局部产生灼热感。
 
  2、鼻通穴(鼻孔两侧,鼻唇沟上)。可使鼻子通了,再进行下一个步骤。
 
  3、迎香穴(鼻翼两侧旁)。双手食指按摩200次,按摩时会有酸麻感。
 
  4、合谷穴(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左右手交替按揉200次。
 
  5、印堂穴(两眉中间)清头明目,通鼻开窍。按摩100次。
 
  重庆仁品耳鼻喉专家提醒:每天早晚各一次,按摩时力度适中,稍有酸痛感为佳。如果坚持去做,既可防止复发,也可预防感冒。如果一段时间无改善,可到我院进行分龄、分型、分段,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治疗方案,可快速解决大部分鼻炎患者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鼻干等症状,有效率可达80%以上。
 
  仁品耳鼻喉医院
 
  过敏性鼻炎vs感冒的区别
 
  感冒一般伴有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浑身无力等,1周左右症状消失。
 
  感冒流涕通常是由清水样鼻涕逐渐转为脓鼻涕,而患过敏性鼻炎始终是清水样鼻涕,通常还伴有流泪、眼痒等症状,病程较长;
 
  过敏性鼻炎发病快,只要过敏原存在,症状就会一直存在,如果过敏原消除,症状也就会立即消失。
 
  仁品专家表示,过敏性鼻炎“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治疗方法很重要,积极预防更重要。在用药上,不可听信偏方,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接受正规、系统治疗和随访,尤其是对儿童患者更要重视正规治疗,避免病情拖延导致哮喘。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需要规律用药,长期随访,有的患者想通过一、两次用药彻底解决是不客观的,但只要能正确认识病状,按照医生的指导去做防护和用药,“防治结合”,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